Product catalog
20世纪60年代,由于利用相分离技术将物质包埋于高分子材料中,制成了能定时释放药物的微胶囊,推动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微胶囊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胶囊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开发出了粒径在纳米范围的胶囊。微胶囊的应用范围已经从zui初的药物包埋和无碳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农药、饲料、肥料等各个行业。近20年来,微胶囊技术已应用到医药、农业、计算机、化学品、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工业中,起来世界的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微胶囊...
查看全文影响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的主要参数是壁材的组成和干燥性质、芯材的分子量、乳状液的粘度、芯壁比率和壳层的孔隙度。在乳化过程中,由于壁材的乳化稳定性,其组成对微胶囊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对于芯材的保留率,阿拉伯胶高于麦芽糊精。这是因为阿拉胶具有高的乳化性质和成膜性质,能够充分吸附在芯材和分散相之间的界面上,防止干燥过程中芯材液滴的损失。芯材的分子量与扩散系数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保留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可以缩短恒速干燥阶段,降低壳低层形成的时间,提高芯材的保...
查看全文喷雾干燥方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1、将微细芯材稳定的乳化分散于包囊材料的溶液中形成乳化分散液;2、然后通过雾化装置将此乳化分散液在干燥的热气流中雾化成微细液滴,溶解壁材的溶剂受热迅速蒸发;3、从而使包埋在微细化芯材周围的壁材形成一种具有筛分作用的网状膜结构,分子较大的芯材被保留在形成的囊膜内;4、而壁材中的水或其他溶剂等小分子物质因热蒸发而透过网孔顺利移出,使膜进一步干燥固化,得到干燥的粉状微胶囊。
查看全文在食品工业中应用zui早、zui广泛的微胶囊功能是物料形态的改变,液态物质微胶囊化后可变成固态,便于加工、贮藏和运输,而微胶囊囊芯仍是液相,能保持良好的液相反应性。另外,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或体积,物质的密度可以经微胶囊化增加或减少。同时,由于微胶囊技术将芯材与周围环境隔开,避免了光、氧气、温度等的影响,也避免了由于不同组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化学反应失去*的性质而导致产品的品质劣变,保护了芯材。微胶囊化的优点概述为:1、改善物质的物理性质;2、提高物质的稳定性;3、控制芯材的释放...
查看全文人体内的DHA主要分布于大脑灰质、视网膜细胞外节、神经系统、母乳、心肌、嗜酸性的白细胞等,具有*的生理功能,具体如下:1、健脑益智,提高记忆能力;2、改善视网膜功能,保护视力;3、防治老年痴呆;4、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5、降血脂、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6、提高运动效果。
查看全文利用海洋微生物微抽取生物油,具有的鱼油不可比拟的优点:1、筛选出的产油微生物都含有相当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微生物油的氧化稳定性较好;3、产油微生物一旦被分离,即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扩大培养,不必有资源紧缺的担忧;4、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没有鱼腥味,且有些微生物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单一,减少了分离过程中相互间的干扰。5还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产油微生物的基因组加以改造,进一步提高其生产多不饱和脂肪能力。因此,利用微生物生产DHA具有广阔的前景。
查看全文鱼油是传统提取DHA的主要来源,但资源有限,产量不稳定;加之抽取得率低;纯工艺复杂,造成了利用鱼油生产DHA和成本高,规模小,利润低的局面。研究发现,尽管一些海洋鱼类自身能够合成DH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们体内积累的DHA主要来源于他们的食物。而海洋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海洋微生物才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始生产者。因此,在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生资源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分离出了多种富含DHA的海洋生物,主要是一些低等的海洋真菌和微藻。利用喷雾...
查看全文扫一扫,加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北京来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4080360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